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怎么治

2025.08.23 15:44

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肝损伤因素、接种相关疫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核心措施,通过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根据结果调整方案。目标是达到病毒学应答,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实现表面抗原转阴,但需长期坚持用药。

2.定期监测肝功能:慢性乙肝患者需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癌迹象。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活跃复制,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监测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脂肪食物。严格禁酒,酒精会加速肝损伤。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管理也很重要,避免焦虑和抑郁影响康复。

4.避免肝损伤因素:除酒精外,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部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中药。服用任何药物前需咨询医生。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苯类和重金属。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时需及时治疗。

5.接种相关疫苗:慢性乙肝患者需接种甲肝疫苗,避免重叠感染加重肝损伤。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应检查乙肝抗体,未感染者需接种乙肝疫苗。疫苗可降低传播风险,但已感染者无需重复接种。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出现乏力、黄疸、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医患沟通,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保健品,以免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