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有慢性乙肝要怎么治疗

2025.08.24 06:27

慢性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肝硬化和肝癌、接种乙肝疫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延缓病情进展。长期服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导致病毒耐药或病情反弹。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

2.定期监测肝功能: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甲胎蛋白。通过监测可及时发现肝脏异常变化,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活跃复制,需调整治疗策略。超声或纤维化扫描有助于判断肝脏结构变化,早期发现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3.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和吸烟,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以清淡、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稳定对肝脏健康也很重要,避免长期焦虑或抑郁。

4.预防肝硬化和肝癌:长期慢性乙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除规范抗病毒治疗外,需定期筛查肝癌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避免接触肝毒性物质,如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合并脂肪肝或糖尿病的患者需同时控制代谢异常,降低肝脏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5.接种乙肝疫苗: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应接种疫苗,避免被传染。患者本人若未感染其他肝炎病毒,也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等,预防重叠感染加重肝脏损害。

慢性乙肝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