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怎样锻炼

2025.09.15 22:25

骨折后可通过轻柔关节活动、适度肌肉收缩、逐步负重训练、平衡协调练习、专业康复指导进行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轻柔关节活动:骨折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避免关节僵硬。固定解除后,可主动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如手腕骨折时缓慢做握拳练习,逐渐增加幅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粘连。动作需平稳,疼痛明显时立即停止。

2.适度肌肉收缩:固定期间可静态收缩患处周围肌肉,如小腿骨折时绷紧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次。肌肉收缩能维持肌力,减少萎缩,同时刺激骨骼生长。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拉扯骨折端。

3.逐步负重训练:根据愈合情况分阶段增加负重。早期借助拐杖或支具部分承重,如足部骨折先尝试脚尖点地,随骨痂形成逐渐过渡到全脚掌站立。X光确认愈合良好后,可进行慢走或上下台阶练习。

4.平衡协调练习:恢复后期需重建肢体协调性。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能增强关节稳定性,预防二次损伤。例如髋部骨折愈合后,可扶椅背练习抬腿,逐步减少支撑,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5.专业康复指导:由医师或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热敷、电疗等辅助手段。错误锻炼可能造成移位或延迟愈合,需定期复查调整计划,如脊柱骨折需严格避免弯腰动作。

锻炼前后应充分热身,避免剧烈运动或过早负重。疼痛加剧、肿胀异常需立即就医。饮食需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保证睡眠促进修复。康复周期因人而异,不可盲目对比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