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需要怎么锻炼

2025.09.15 22:25

骨折后需要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恢复练习、平衡与协调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活动度训练:骨折愈合初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或主动关节屈伸练习,避免粘连和僵硬。早期以无痛范围小幅活动为主,逐渐增加幅度,例如腕部骨折可做握拳伸展,膝关节骨折可坐位悬垂摆动。注意动作需缓慢均匀,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结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肌肉力量恢复练习:固定拆除后需针对性强化萎缩肌肉,采用等长收缩起步,如腿部骨折可仰卧位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秒。后期过渡到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轻量哑铃,上肢骨折可做屈肘平举,下肢骨折可靠墙静蹲。每周3次,每组10-15次,避免负重过早引发二次损伤。

3.平衡与协调训练:单腿站立或平衡垫练习能恢复本体感觉,尤其适用于踝关节骨折。初期可扶椅背维持20秒,后期尝试闭眼站立。脊柱骨折需谨慎进行核心稳定训练,如仰卧抬臀。每次训练不超过15分钟,地面需防滑。

4.低强度有氧运动:游泳或骑自行车可提升心肺功能且减少关节负担,骨折后4-6周开始为宜。水中行走利用浮力分担体重,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陆地运动需选择平坦路面,避免跳跃或急转动作。

5.日常生活功能锻炼:模拟穿衣、梳头等动作恢复手部灵活性,髋部骨折者练习坐站转换。使用辅助器具时注意姿势正确,如拐杖高度与腋窝保留一拳距离。逐步增加活动复杂度,但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行走。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确认愈合进度,疼痛加剧或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应立即就医。饮食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影响恢复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