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取下石膏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025.07.23 08:36

骨折取下石膏后需注意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避免过早负重、观察局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科学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长期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取下石膏后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关节屈伸练习,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暴力牵拉。初期可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随着功能改善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防止粘连形成。

2.避免过早负重:骨折愈合需要足够时间,即使拆除石膏也不代表完全康复。下肢骨折需继续使用拐杖或支具辅助行走,根据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比例。上肢骨折应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扭转动作,防止再次移位。过早受力可能引发二次损伤,延缓愈合进程。

3.观察局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石膏固定后皮肤可能出现脱屑、瘙痒或压痕。拆除后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涂抹保湿剂缓解干燥。若发现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持续疼痛,提示可能存在血液循环障碍,需及时就医。指甲床颜色和肢体温度也是重要观察指标。

4.进行科学康复训练:肌肉力量恢复与骨折愈合同等重要。初期以等长收缩训练为主,如静态绷紧肌肉;后期逐步加入抗阻练习。平衡训练对下肢骨折尤为重要,可减少跌倒风险。训练计划需个体化调整,遵循无痛渐进原则,避免疲劳性损伤。

5.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按医嘱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如发现延迟愈合需及时干预。复查频率通常为拆除石膏后1个月、3个月各一次,特殊情况需缩短间隔。

康复期间饮食需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烟酒影响骨骼修复。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心理调节同样重要,过度焦虑或急于求成都可能影响恢复效果。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发热或伤口渗液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