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打石膏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23 08:36

骨折打石膏后需保持石膏干燥避免浸水、抬高患肢促进消肿、观察肢体末梢循环及感觉、避免石膏压迫或摩擦皮肤、按医嘱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石膏干燥避免浸水:石膏遇水可能软化变形,失去固定作用。日常洗漱或淋浴时需用防水材料包裹石膏,若不慎沾水,可用冷风吹干。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增加皮肤感染风险。石膏内层衬垫受潮后可能刺激皮肤,引发瘙痒或溃烂。

2.抬高患肢促进消肿:骨折后局部组织渗出增多,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肢体位置需高于心脏水平,夜间可用软垫支撑。过度下垂可能加重疼痛,甚至影响血液循环。肿胀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血管或神经受压。

3.观察肢体末梢循环及感觉:石膏固定过紧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导致远端苍白、发紫或麻木。每日需检查手指或脚趾活动能力,触碰时应有正常温觉。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感觉异常,需立即调整石膏。忽视症状可能引发缺血性肌挛缩等严重并发症。

4.避免石膏压迫或摩擦皮肤:石膏边缘可能粗糙,与皮肤接触处垫软布保护。活动时注意避免硬物碰撞石膏内壁。瘙痒时勿用尖锐物伸入搔抓,以防皮肤破损。局部持续疼痛或发热可能提示压疮,需及时处理。

5.按医嘱定期复查:骨折愈合过程中需通过影像检查判断对位情况。过早拆除石膏可能导致移位,延迟愈合则需延长固定时间。医生会根据恢复阶段调整康复计划,擅自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日常需注意营养补充,适当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防止石膏断裂。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如有异常症状,务必及时联系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