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石膏取下需要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7

骨折后石膏取下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皮肤清洁、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剧烈运动:石膏固定期间患肢肌肉和关节处于长期静止状态,突然进行高强度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或肌肉拉伤。初期应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如缓慢行走或轻柔伸展,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尝试超出承受范围的动作。

2.保持皮肤清洁:石膏包裹的皮肤可能因长期封闭出现角质堆积、干燥或轻微感染。取下后需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用力搓揉或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若发现红肿、破溃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处理。日常可涂抹保湿霜缓解干燥,但避开伤口部位。

3.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固定期间关节可能僵硬,需通过被动或主动活动恢复灵活性。初期可进行小幅度的屈伸练习,如手指握拳、踝关节旋转等,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动作需缓慢均匀,避免强行拉伸导致疼痛或肿胀。

4.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石膏拆除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或瘀青,需留意肢体远端颜色、温度及感觉。若发现皮肤发紫、发凉或麻木,可能提示循环障碍,需抬高患肢并就医检查。夜间睡眠时可垫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5.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即使症状减轻也不可自行判断痊愈。通常拆除石膏后1-2周需复查,医生会根据骨痂形成情况调整康复计划。若出现疼痛加剧或异常活动,需提前就诊。

康复过程中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修复。心理上需克服对活动的恐惧,但不可急于求成。穿戴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睡眠时注意保护患肢免受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