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药物性鼻炎如何治疗

2025.06.30 16:16

药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停用减充血剂、更换替代药物、鼻腔冲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停用减充血剂:长期使用减充血剂会导致反跳性鼻塞,加重药物性鼻炎症状。需立即停用此类药物,避免进一步损伤鼻黏膜。初期可能出现鼻塞加重,但通常1-2周后症状逐渐缓解。停用后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可加速恢复。

2.更换替代药物: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替代减充血剂,如生理性海水喷雾或中药制剂。这些药物能缓解鼻塞症状且无依赖性。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替代方案,避免再次引发药物性鼻炎。

3.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洁鼻腔,减少炎症刺激。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残留药物,促进黏膜修复。每日1-2次,持续数周效果显著。操作时注意力度和温度,避免损伤鼻黏膜。

4.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和肿胀。需按医嘱规范使用,通常疗程为2-4周。注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防止局部副作用。

5.口服抗组胺药物:适用于伴有过敏症状的药物性鼻炎患者。抗组胺药可减轻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较少,需遵医嘱服用。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或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