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药物性鼻塞怎样治疗

2025.06.30 16:17

药物性鼻塞可通过停用致病药物、使用减充血剂、鼻腔冲洗、局部抗炎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停用致病药物:药物性鼻塞多由特定药物引发,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或更换替代药物。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反应,需根据药物半衰期制定个体化方案。部分降压药或抗抑郁药需调整剂量,避免原发疾病加重。

2.使用减充血剂:短期应用含麻黄素或羟甲唑啉的鼻喷剂能快速收缩血管,缓解黏膜水肿。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严重高血压患者慎用α受体激动剂类减充血剂。

3.鼻腔冲洗: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及药物残留,减轻黏膜刺激。每日2-3次冲洗能改善纤毛摆动功能,配合40℃温水效果更佳。鼻腔术后或出血倾向者需降低冲洗压力。

4.局部抗炎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降低黏膜炎症反应,减少组织充血。对过敏性鼻炎合并药物性鼻塞效果显著。需持续使用2周以上,注意喷药时朝向鼻腔外侧壁。

5.口服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间接改善鼻塞。与减充血剂联用需警惕中枢抑制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

出现药物性鼻塞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增减药物。鼻腔干燥者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冬季保持室内湿度。用药期间监测血压及心脏功能,记录鼻塞发作频率与诱因。合并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需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