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出血有什么处理措施

2025.04.29 08:08

产后出血的处理措施包括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应用宫缩药物增强子宫张力、检查并缝合产道损伤、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行手术干预止血。具体分析如下:

1.按摩子宫促进收缩:通过双手有节律地按摩子宫底部,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压迫血管减少出血。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均匀,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损伤。持续按摩至子宫变硬、出血减少,若效果不佳需结合其他措施。

2.应用宫缩药物增强子宫张力:常用药物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血窦开放。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需根据出血程度调整剂量。注意监测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快速推注导致心血管事件。

3.检查并缝合产道损伤:仔细探查宫颈、阴道及会阴部,发现裂伤后立即分层缝合止血。深部裂伤需暴露充分,避免遗留死腔或损伤邻近器官。缝合后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必要时放置引流条预防血肿形成。

4.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根据血红蛋白、血压及尿量调整补液速度,防止休克或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时需启动大量输血方案,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必要时行手术干预止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术。手术需评估出血部位及患者生育需求,优先选择创伤小的方式。术后加强抗感染及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产后出血的救治需多学科协作,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处理过程中应兼顾止血效果与器官功能保护,减少并发症发生。后续康复阶段需关注贫血纠正及心理支持,促进产妇整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