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哪些

2025.04.28 17:44

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加强产前检查、积极处理产程、正确使用宫缩剂、及时缝合产道损伤、做好产后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产前检查:产前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如贫血、胎盘异常或妊娠期高血压等,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定期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评估胎儿发育及胎盘功能,提前制定分娩方案,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合理的营养指导及贫血纠正也能改善孕妇体质,增强分娩时的耐受能力。

2.积极处理产程:产程过长或停滞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出血风险。通过规范监测宫缩频率和强度,及时使用人工破膜或催产素等手段促进产程进展。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同时确保胎儿顺利娩出,减少产道损伤和子宫收缩不良的发生。

3.正确使用宫缩剂: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宫缩剂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常用的药物包括缩宫素和前列腺素类药物,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剂量和给药方式。合理用药可预防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但需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4.及时缝合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宫颈、阴道或会阴裂伤,需迅速检查并缝合止血。细致的伤口处理能避免血肿形成和感染,同时恢复解剖结构。对于复杂裂伤或胎盘剥离面出血,可采用压迫缝合或填塞等方法控制出血。

5.做好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是出血高发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定期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延长观察时间对高危产妇尤为重要,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进一步治疗。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要多环节协作,从孕期管理到分娩处理再到产后监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同时产妇及家属也应配合医学指导,共同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