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要怎么办

2025.08.27 08:30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或保肝治疗、加强孕期监测预防母婴传播、分娩时选择合适方式降低感染风险、产后做好新生儿免疫防护。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肝功能恶化。需通过血液检测明确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结合病毒DNA或RNA定量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若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或肝性脑病倾向,应立即住院治疗。

2.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或保肝治疗:部分抗病毒药物在孕期使用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可改善肝功能,但需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胎儿的成分。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3.加强孕期监测预防母婴传播:孕中晚期是高危阶段,需增加产检频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药物降低宫内感染风险。避免羊膜腔穿刺等有创操作,减少病毒通过胎盘传播的可能。

4.分娩时选择合适方式降低感染风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需根据肝功能、病毒载量及产科指征综合决定。产程中尽量减少胎儿接触母血和分泌物,及时清理新生儿口鼻黏液。若母体病毒载量过高,避免使用胎吸或产钳助产。

5.产后做好新生儿免疫防护: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病毒传播。母乳喂养需谨慎,若母体病毒复制活跃或乳头皲裂出血,建议暂停哺乳。定期检测婴儿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多学科协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禁酒及损肝药物。出现乏力、呕吐或腹痛加重应立即就诊。家属应配合隔离消毒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