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2025.09.18 16:35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要及时干预和规范管理,以降低母婴风险。病毒性肝炎可能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其中乙型肝炎最常见。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合并肝炎可能进展为重症,甚至威胁母婴安全。早期诊断、对症治疗和密切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结合肝炎类型和妊娠阶段综合判断。乙型肝炎患者需评估病毒载量,高载量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可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丙型肝炎通常产后治疗,但需监测肝功能。甲型肝炎以对症支持为主,注意预防脱水。重症肝炎可能需终止妊娠以挽救生命。分娩方式根据病情决定,剖宫产并非必需,但需避免产程过长。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垂直传播。产后仍需随访肝功能,部分患者需继续抗病毒治疗。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胎儿状况,警惕肝衰竭或早产。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慎用中药。饮食需高蛋白、低脂肪,补充维生素,但肝性脑病前兆需限制蛋白摄入。接触者应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乙肝病毒高载量或乳头皲裂时需谨慎。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减轻焦虑有助于康复。出现黄疸加深、意识障碍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