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0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营养支持、严密监测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较高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降低病毒复制对肝脏的损害,同时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选择药物时需考虑妊娠安全性,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保肝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者,可使用保肝药物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需根据肝功能指标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治疗。

3.营养支持:妊娠期合并肝炎易导致营养不良,需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必要时补充静脉营养。保证充足热量摄入,避免肝脏负担加重,同时促进胎儿正常发育。

4.严密监测母婴情况:定期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评估病情进展。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状况,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发育迟缓,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5.适时终止妊娠:若肝炎病情严重,如出现肝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需评估妊娠终止时机。分娩方式根据母婴情况选择,剖宫产可能更适合重症患者,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全程管理,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