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推拿手法中有退热作用的手法

2025.09.03 16:34

小儿推拿中有多种手法具有退热作用,常用的包括推法、揉法和捏法等。这些手法通过刺激特定的腧穴和经络,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因发热引起的不适。

在实际操作中,推拿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的腧穴进行针对性推拿。例如,合谷穴、足三里穴和内关穴等都是常用的退热腧穴。通过轻柔的推拿手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体内的热量散发。同时,推拿的过程也能够让孩子感到舒适,减轻因发热带来的焦虑和不适。推拿时应注意手法的轻重,避免过于用力,以免造成孩子的不适。通常,推拿的时间控制在15到30分钟之间,频率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天进行1到2次。除了手法的选择,推拿的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安静、温暖的环境有助于孩子放松,增强推拿的效果。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确保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推拿,若有严重的发热、感染或其他疾病,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其次,推拿前应保持手部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推拿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出现不适或哭闹,应立即停止。推拿的手法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进行调整,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手法。对于婴幼儿,手法应更加轻柔,力度要适中,确保孩子在推拿过程中感到舒适。推拿后应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和水分补充,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通过科学合理的推拿,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缓解发热症状,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