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应该如何治疗失眠

2025.09.11 19:34

中医治疗失眠可通过调整气血阴阳平衡、针灸疏通经络、中药调理脏腑、推拿放松身心、情志调摄疏解郁结。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气血阴阳平衡:失眠多与气血不足或阴阳失调有关,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如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补益心脾,阴虚火旺者可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气血调和则神安寐稳,需根据体质差异选择方剂,长期调理以恢复自然睡眠节律。

2.针灸疏通经络: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位施针,通过刺激经络调节心神。针灸能改善气血运行,缓解肝郁化火或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配合艾灸可增强温通效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并坚持疗程。

3.中药调理脏腑:针对不同证型选用安神类药物,如酸枣仁汤养肝宁心,半夏秫米汤化痰和胃。中药需辨证配伍,避免盲目使用,长期失眠者可结合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之品,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4.推拿放松身心:通过揉按太阳穴、风池穴及背部膀胱经,缓解肌肉紧张与焦虑。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和营卫之气,适合虚证或压力型失眠,需每日坚持并配合呼吸调节。

5.情志调摄疏解郁结:肝郁气滞易扰心神,可通过静坐、五禽戏等舒缓情志。中医强调先睡心后睡眼,避免过度思虑,培养规律作息,必要时结合心理疏导以解郁安神。

治疗期间需避免睡前饮茶或剧烈运动,保持环境安静,饮食宜清淡。体质差异较大,需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调理。长期失眠应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综合调治方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