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垂体瘤手术后尿崩症如何治疗

2025.08.11 14:18

垂体瘤手术后尿崩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补充足够水分、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调整药物剂量、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术后需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若超过200mL且持续增多,提示尿崩症可能。同时检测血钠、血钾等电解质,避免高钠血症或低钾血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补充足够水分:尿崩症患者因多尿易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口服补液为首选,若无法进食或脱水严重,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补液量需根据尿量动态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3.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轻症患者可尝试口服去氨加压素,重症需静脉或皮下注射。用药后需监测尿量及血钠水平,防止水中毒。初始剂量宜小,逐步调整至尿量稳定。

4.调整药物剂量:抗利尿激素的剂量需个体化,根据尿量、血钠及症状变化灵活调整。夜间用药需谨慎,减少夜尿频次的同时避免夜间低钠血症。

5.定期随访评估疗效:术后初期每日评估尿量及电解质,稳定后延长随访间隔。长期患者需定期复查垂体功能,及时发现其他激素缺乏并干预。

术后尿崩症的管理需结合临床反应动态调整方案。避免快速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脑水肿或神经系统损伤。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食物。出现头痛、嗜睡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