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后粘连如何查出

2025.09.29 15:54

剖腹产后粘连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组织异常连接、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粘连情况、超声检查辅助判断组织边界、临床症状结合病史推测可能粘连、术中探查确认粘连范围。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观察组织异常连接:剖腹产后粘连可通过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发现。影像能显示组织间异常连接的密度变化,尤其对肠管与腹壁的粘连有较高检出率。多层螺旋CT能多平面重建图像,帮助判断粘连范围。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区分粘连与正常解剖结构。但影像学对轻度粘连敏感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

2.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粘连情况:腹腔镜是诊断粘连的金标准,通过微创切口置入内窥镜直观查看腹腔内状况。能清晰显示子宫、肠管、网膜等器官间的纤维粘连带,同时可进行松解手术。但需全身麻醉,存在穿刺损伤风险,适用于疑似严重粘连或需治疗的情况。

3.超声检查辅助判断组织边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可初步筛查粘连。高频探头能显示子宫与膀胱、肠管间的异常回声带,动态观察器官滑动征消失提示粘连。对浅表粘连敏感度较高,但受肠道气体干扰可能漏诊深部粘连,需多次复查提高准确性。

4.临床症状结合病史推测可能粘连:反复下腹痛、排便异常或继发不孕可能提示粘连。疼痛多呈牵扯性,活动或体位改变时加重。既往多次剖宫产或盆腔感染史者风险更高。需排除其他病因,此类线索仅作初步判断依据。

5.术中探查确认粘连范围:二次剖腹手术时可直视评估粘连程度。记录粘连带位置、厚度及受累器官,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探查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广泛粘连可能需分次手术。

剖腹产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体征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检查前需空腹或清洁肠道,配合医生说明完整病史。术后早期活动可降低粘连风险,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治疗需根据粘连程度个体化选择,必要时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