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收缩乏力怎么护理

2025.04.27 16:26

子宫收缩乏力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按摩子宫促进收缩、遵医嘱使用宫缩药物、预防感染加强会阴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血量:子宫收缩乏力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需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观察面色、神志变化,准确记录阴道出血量及性状。若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出现休克表现,需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注意观察宫底高度及硬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嘈杂环境可能加重产妇紧张情绪,抑制宫缩。护理时应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避免频繁检查,操作时动作轻柔。家属需配合维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人数。可指导产妇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辅助。

3.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单手或双手置于宫底,沿产道方向均匀环形按摩,力度适中以刺激宫缩。按摩频率根据子宫硬度调整,通常每15-30分钟一次,直至宫缩规律。注意观察按摩后出血情况,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子宫内翻。

4.遵医嘱使用宫缩药物:常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或肌注,需严格控制滴速,观察药物反应。前列腺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用药后需监测血压变化。中药制剂如益母草注射液可辅助治疗,但需注意过敏史。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5.预防感染加强会阴护理: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引发感染,需每日消毒会阴伤口,及时更换产褥垫。指导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大小便后由前向后擦拭。监测恶露气味、颜色及量,出现发热、腹痛需警惕宫内感染。必要时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动态调整,重点在于早期识别风险、及时干预并发症。通过多措施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宫缩功能,降低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促进产妇康复。护理过程中需注重人文关怀,缓解焦虑情绪对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