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假性骨折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2025.07.23 08:36

假性骨折的表现症状包括疼痛感集中于骨骼特定部位且活动时加剧、局部可能出现轻微肿胀但无显著炎症反应、影像学检查显示透亮线但无实际骨断裂、症状反复发作且与受力程度不成正比、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或关节活动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感集中于骨骼特定部位且活动时加剧:假性骨折的疼痛通常固定在骨骼某一区域,尤其是负重或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休息后可缓解,但再次活动时复发。这种疼痛与真实骨折不同,不会因轻微触碰或压迫产生剧烈痛感,且无骨擦音或异常活动。

2.局部可能出现轻微肿胀但无显著炎症反应:患处可能出现轻度肿胀,但皮肤温度正常,无发红或发热等典型炎症表现。肿胀范围局限,与骨折后广泛水肿不同,触诊时无波动感或明显压痛,仅表现为局部组织轻微增厚。

3.影像学检查显示透亮线但无实际骨断裂:X线或CT可见骨骼内透亮带,类似骨折线,但骨皮质连续且无移位。透亮带边缘较模糊,周围无骨痂形成,且随病情进展可能逐渐消失或重新出现,与真性骨折的清晰断裂线不同。

4.症状反复发作且与受力程度不成正比:假性骨折的疼痛和不适常呈间歇性,可能自行缓解后再次出现,且症状严重程度与外力作用无关。轻微活动或正常负重即可诱发疼痛,但无明确外伤史,病程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5.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或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长期存在,患者可能减少患肢活动,导致周围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因长期制动可能出现僵硬或活动范围减小,但无结构性损伤,康复训练后功能可部分恢复。

假性骨折需与骨质疏松、骨软化症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延误治疗。影像学随访观察至关重要,必要时结合生化指标辅助判断。患者应避免过度负重,但需保持适度活动以防肌肉退化。疼痛管理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如物理治疗或支具固定,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