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哪些

2025.08.27 08:30

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防治、适时终止妊娠。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需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妊娠期间用药需谨慎,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常用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改善预后。

2.保肝护肝治疗: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常用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需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保肝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3.营养支持治疗:妊娠期需保证充足营养,但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营养治疗有助于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肝脏恢复。

4.并发症防治:重点预防肝衰竭、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氨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出现肝性脑病、腹水等症状需积极干预。分娩时做好止血准备,降低出血风险。并发症防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5.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胎儿情况决定分娩时机。轻型肝炎可继续妊娠至足月,重型肝炎需提前终止妊娠。分娩方式需综合评估,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终止妊娠有助于缓解病情,保障母婴安全。

妊娠病毒性肝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胎儿状况,避免自行用药。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