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孕妇丙肝抗体阳性应该怎么办

2025.08.27 08:30

孕妇丙肝抗体阳性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确认是否现症感染、严格遵医嘱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肝功能、分娩时选择合适方式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确认是否现症感染:丙肝抗体阳性仅提示曾感染或现症感染,需进一步检测病毒核酸判断是否携带活性病毒。若核酸阳性需评估病毒复制水平,阴性则可能为既往感染已清除。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后续干预措施,避免盲目治疗或忽视潜在风险。

2.严格遵医嘱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肝脏损伤程度及病毒数量,肝功能异常者需针对性保肝治疗。高病毒载量孕妇可能需在专业指导下考虑抗病毒治疗,但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案必须由专科医生制定。

3.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部分药物代谢会增加肝脏负担,孕妇需禁用肝毒性明确的药物。日常用药需咨询医生,包括中药或保健品,防止叠加损伤加重病情,同时注意避免饮酒等伤肝行为。

4.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肝功能:孕期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通过超声等检查观察胎儿生长状况。病毒活跃者需加强监测频率,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或发育迟缓等问题,必要时调整管理方案。

5.分娩时选择合适方式降低母婴传播风险: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传播风险无显著差异,但产程过长或胎儿头皮监测可能增加暴露机会。分娩方式应综合产科指征和病毒载量决定,新生儿需立即检测并隔离体液接触。

丙肝抗体阳性孕妇应保持心态平稳,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妊娠。日常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伤口需严格消毒包扎。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乳头皲裂或出血时应暂停。所有检查及治疗需在专科医院完成,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措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