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肝抗体呈阳性该怎么办

2025.08.22 07:19

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检测核酸确认是否现症感染、根据结果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筛查。具体分析如下:

1.进一步检测核酸确认是否现症感染:丙肝抗体阳性仅表明曾感染或接触过病毒,需通过核酸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活跃复制。若核酸阳性则确诊现症感染,阴性可能为既往感染已自愈。核酸检测灵敏度高,能准确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2.根据结果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确诊现症感染后应尽早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疗程通常8-12周,治愈率超过95%。用药前需评估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化制定方案。治疗期间需监测不良反应。

3.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即使治愈后也应每6-12个月复查,评估肝脏恢复情况及是否复发。肝硬化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肝癌风险。复查项目包括转氨酶、超声和弹性成像等。

4.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酒精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增加肝癌风险。部分中药、解热镇痛药可能加重肝损伤,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保持清淡饮食,控制体重以减少脂肪肝影响。

5.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筛查:家庭成员或性伴侣应检测丙肝抗体及核酸,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感染者血液污染物需严格消毒处理。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日常接触无需过度恐慌。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疫苗接种仅针对甲肝和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