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如何判断得了中耳炎

2025.06.30 16:16

中耳炎可通过耳内疼痛或压迫感、听力下降或耳闷、耳道分泌物增多、发热或全身不适、鼓膜充血或穿孔等表现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耳内疼痛或压迫感:中耳炎常伴随耳内剧烈疼痛,可能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可能向头部或下颌放射。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或哭闹。耳内压迫感类似进水后的堵塞感,可能伴随耳鸣。疼痛在平躺或咀嚼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牙痛或头痛。

2.听力下降或耳闷:中耳积液或鼓膜肿胀会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为听声音模糊或遥远。耳闷感类似乘坐飞机时的气压变化,可能伴随耳内嗡嗡声。部分患者会不自觉地提高说话音量。若炎症累及内耳,可能出现眩晕或平衡障碍。

3.耳道分泌物增多:急性中耳炎可能因鼓膜穿孔流出脓性分泌物,初期为稀薄液体,后期变稠。慢性中耳炎分泌物可能带有异味或血丝。分泌物干燥后可能形成痂皮堵塞耳道。需注意与湿疹或外耳道炎区分,后者分泌物多位于耳道入口。

4.发热或全身不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随38℃以上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烦躁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呕吐或腹泻。慢性中耳炎通常无发热,但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低热。

5.鼓膜充血或穿孔: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肿胀或膨隆,严重时鼓膜表面出现黄白色脓点。穿孔后鼓膜紧张部可能出现裂隙状或圆形缺损,穿孔边缘可能残留血迹。慢性穿孔鼓膜边缘可能钙化或粘连。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洗澡时建议使用耳塞防护。反复发作需排查鼻咽部疾病。儿童需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