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耳炎该如何用药

2025.06.30 16:16

中耳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滴耳液缓解局部症状、止痛药减轻疼痛、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必要时进行鼓膜穿刺引流。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控制感染: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口服药物,疗程通常为7-10天。若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用药剂量,避免耐药性产生。

2.滴耳液缓解局部症状:适用于鼓膜完整者,常用含抗生素或激素的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10分钟,每日2-3次。若鼓膜穿孔,禁用可能损伤内耳的滴耳液。

3.止痛药减轻疼痛:中耳炎常伴随剧烈耳痛,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超量。疼痛持续不缓解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并发症。

4.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咽鼓管阻塞会加重中耳炎,可用盐酸羟甲唑啉等鼻腔喷雾剂收缩黏膜,促进中耳通气。使用不超过7天,长期可能引起反弹性充血。

5.必要时进行鼓膜穿刺引流:若中耳积液过多或脓液积聚,需由医生行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缓解压力并促进愈合。术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若发热、听力下降或眩晕等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