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么治疗药物性鼻炎

2025.06.30 16:16

药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逐步减停鼻用减充血剂、改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考虑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逐步减停鼻用减充血剂: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会导致反弹性鼻黏膜充血,需缓慢减少用药频率和剂量。初期可改为间隔一天使用,逐渐过渡到完全停用。减药过程中可能出现鼻塞加重,可通过其他替代方法缓解。减停周期建议控制在2至4周,避免突然停药引发严重不适。

2.改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生理盐水能清洁鼻腔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促进修复。每日冲洗1至2次,使用等渗或高渗盐水均可。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刺激鼻黏膜。长期坚持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3.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雾:糖皮质激素喷雾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和肿胀,缓解鼻塞症状。需连续使用1至2周才能显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常见副作用包括鼻腔干燥或轻微出血,通常不影响治疗。

4.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抗组胺药物可抑制过敏反应,减少鼻腔分泌物和瘙痒感。适用于伴有过敏症状的药物性鼻炎患者。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夜间服用。疗程根据症状调整,一般不超过4周。

5.严重时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鼻腔结构异常者,可评估手术必要性。常见术式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旨在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通气。术后需配合鼻腔护理,避免复发。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