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2025.08.01 08:56

脊髓缺血的症状包括突发性下肢无力或瘫痪、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排便排尿功能障碍、疼痛呈束带样分布、肌肉张力减退或痉挛。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性下肢无力或瘫痪:脊髓缺血可能导致运动神经元功能受损,表现为下肢突然无力甚至完全瘫痪。症状通常从单侧开始,逐渐波及双侧,严重时影响行走或站立。运动障碍的程度与缺血范围和持续时间有关,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功能障碍。

2.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缺血影响脊髓感觉传导通路时,患者可能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刺痛或烧灼感。症状多从足部向上蔓延,部分患者描述为袜套样分布。感觉障碍可能伴随触觉、温度觉减退,严重时完全丧失知觉。

3.排便排尿功能障碍:脊髓缺血累及骶髓中枢时,可导致膀胱直肠功能紊乱。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或排便困难,部分患者需依赖导尿。此类症状常提示病情较重,需紧急处理以避免长期并发症。

4.疼痛呈束带样分布:缺血刺激神经根或脊髓本身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多描述为胸腹部束带样紧束感。疼痛常突然发作,与体位无关,易被误诊为其他急腹症,需结合其他症状鉴别。

5.肌肉张力减退或痉挛:早期因脊髓休克可能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后期部分患者转为肌张力增高,出现痉挛性瘫痪。这种动态变化反映脊髓功能的不同损伤阶段,需针对性康复干预。

脊髓缺血属于急症,症状出现后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伤。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临床表现,治疗重点在于恢复血流与保护神经功能。康复期需长期随访,关注运动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