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桡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2025.07.23 08:37

桡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被动关节活动、中期主动肌肉收缩练习、渐进性负重训练、功能性动作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适应性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被动关节活动:骨折固定稳定后2-3周可开始轻柔的被动活动,由专业人员辅助完成腕关节屈伸和旋转动作,避免粘连和关节僵硬,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动作需缓慢且无痛。

2.中期主动肌肉收缩练习:骨折愈合进入纤维骨痂期后,可进行前臂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如握拳、伸指等动作,逐步增加力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促进血液循环和肌力恢复。

3.渐进性负重训练:骨痂形成较牢固后,通过提拿轻物如500mL水瓶逐步增加负荷,后期可过渡到哑铃或弹力带训练,每周增加10%重量,避免突然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4.功能性动作恢复:模拟日常抓握、旋转等动作,如拧毛巾、转门把手等,每次练习15-20分钟,每日2次,重点恢复关节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5.日常生活能力适应性锻炼:结合穿衣、洗漱、进食等实际需求设计动作,逐步提高患肢使用频率,训练时长根据耐受度调整,以不引发明显疼痛或疲劳为限。

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早或过度训练,出现肿胀或疼痛加剧时应暂停活动并就医复查,饮食上补充钙质和蛋白质以支持骨骼修复,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愈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