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的康复训练都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骨折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肌肉力量强化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功能性训练、疼痛管理与放松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骨折后关节可能因长期固定出现僵硬,需逐步进行被动和主动活动。早期可采用热敷或冷敷辅助,随后通过屈伸、旋转等动作缓慢增加活动范围。训练强度需根据愈合情况调整,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二次损伤。

2.肌肉力量强化训练:骨折部位周围肌肉易萎缩,需通过抗阻训练恢复力量。初期可使用弹力带或自重练习,后期逐步增加负荷。重点训练骨折相邻关节的肌群,如小腿骨折时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以提升稳定性。

3.平衡与协调训练: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行走不稳,需通过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等方式恢复本体感觉。训练应从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动作,如踏步或上下台阶,逐步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4.功能性训练:针对日常生活或运动需求设计动作,如蹲起、提举等模拟实际场景。上肢骨折可练习抓握、推拉,下肢骨折则注重步态矫正和耐力训练,确保动作符合生理力学。

5.疼痛管理与放松训练: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肿胀或隐痛,可通过低频电刺激、按摩或呼吸放松缓解。训练前后进行肌肉拉伸,避免因紧张影响恢复进度,同时调整心理状态以减少疼痛敏感度。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训练。饮食应补充钙质与蛋白质,定期复查影像以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活动时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