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如何鉴别

2025.05.07 10:0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可通过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异常、持续时间异常、伴随症状、辅助检查结果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月经周期紊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周期不规律,可能缩短或延长,甚至出现闭经后突发大量出血。正常月经周期为21至35天,超出此范围需考虑异常。无排卵性出血常见周期紊乱,而排卵性出血可能表现为周期缩短或经间期出血。周期紊乱需结合基础体温测定或激素水平评估,以区分是否与排卵功能障碍相关。

2.出血量异常:出血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均可能提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正常月经量为20至8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少于5毫升为月经过少。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需结合血红蛋白检测判断严重程度。出血量异常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

3.持续时间异常:正常月经持续3至7天,超过7天为经期延长,短于3天为经期过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表现为淋漓不尽或突发大量出血后持续不止。持续时间异常需观察出血模式,结合超声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4.伴随症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伴随头晕、乏力、腹痛或腰骶部坠胀感。严重出血可导致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等。无排卵性出血通常无痛经,而排卵性出血可能伴随轻微下腹不适。伴随症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综合判断。

5.辅助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结构,激素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排卵功能。诊断性刮宫可明确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排除恶性病变。基础体温测定可辅助判断有无排卵,结合实验室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确立。及时干预可避免严重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