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吃抗结核的药有什么副作用

2025.09.25 16:46

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多种副作用,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不同药物组合的副作用存在差异,但通常可通过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管理。

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或肝损伤,利福平易引发药物热、皮疹或消化道症状,吡嗪酰胺可能引起关节痛或高尿酸血症,乙胺丁醇则可能影响视力。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少数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肾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是需重点监测的副作用,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严重时需暂停用药。药物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休克虽罕见,但需立即就医处理。

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视力检查。避免饮酒或使用损肝药物,饮食宜清淡且营养均衡。若出现皮肤黄染、持续呕吐、视物模糊或严重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疗程,否则易导致结核菌耐药性。哺乳期或妊娠患者需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