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吃抗结核药皮肤变黑是副作用吗

2025.09.25 16:46

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皮肤变黑确实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的表现。部分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能引发皮肤色素沉着,导致肤色加深。这种现象通常与药物代谢产物沉积或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有关,属于可逆性反应,停药后多数能逐渐恢复。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皮肤变黑机制复杂。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干扰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合成;或通过光敏反应加剧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导致局部色素沉淀。例如,吡嗪酰胺可能引发面部或颈部皮肤暗沉,利福平则可能导致尿液、汗液颜色变深,间接影响皮肤观感。个体差异如肝功能状态、药物剂量及疗程长短也会影响副作用程度。若伴随瘙痒、皮疹等症状,需警惕过敏反应,及时就医评估。

用药期间需加强皮肤防护,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防晒霜减少光敏反应风险。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确保药物代谢正常。若皮肤变色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应立即与主治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结核治疗效果。日常可补充维生素B族及抗氧化食物,辅助缓解药物代谢负担,但需与药物间隔服用,避免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