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治疗慢性便秘

2025.01.11 10:03

慢性便秘的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慢性便秘的改善非常重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肠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稍作停留,培养排便反射。适度的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像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推动粪便排出。减少精神压力也不可忽视,长期的精神紧张会抑制肠道蠕动,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可缓解压力对肠道的不良影响。

2.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基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关键,蔬菜如西兰花、芹菜,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使粪便膨胀松软,更易排出。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必要,每天饮用6-8杯水,可使粪便保持湿润。适当摄入油脂类食物,如橄榄油、坚果等,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根据便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等,可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渗透性泻药像乳果糖,能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可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道收缩,但不宜长期使用。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可润滑肠壁,软化粪便,便于排出,主要用于临时缓解便秘症状。

4.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通过仪器将肠道活动信息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这些信息学习正确的排便动作。例如,患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协调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从而改善排便功能。这种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经过多次训练后,有助于纠正异常的排便模式,提高排便的协调性。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例如,对于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如直肠脱垂、肠道肿瘤等引起的慢性便秘,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肠道功能紊乱等,所以在决定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手术的利弊。

在治疗慢性便秘过程中,应避免滥用泻药,以免形成药物依赖。同时,若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