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理论肺与胃的关系

2025.06.27 17:23

中医理论认为肺与胃关系密切,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肺主宣发肃降,胃主受纳腐熟,共同参与水谷精微的输布与气机升降。肺气肃降有助于胃气和降,胃气通降则能辅助肺气宣发,形成相辅相成的动态平衡。

肺与胃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方面。肺居上焦,主呼吸而司宣发肃降;胃居中焦,主受纳而以降为顺。肺气肃降可引导胃气下行,避免胃气上逆导致的嗳气、呕吐;胃气和降则能为肺提供水谷精气,滋养肺脏。若肺失肃降,可能引发胃气上逆,出现咳嗽伴恶心;反之,胃热上熏或痰湿停滞,也可能阻碍肺气宣降,导致胸闷、痰多。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与胃的津液输布密切相关。肺气不宣时,水液停聚可能形成痰湿,困阻脾胃;胃阴不足时,津液亏虚可能影响肺的濡润,引发干咳。

临床调治肺胃关系需注重整体辨证。肺胃同病时,应分清主次,如外感咳嗽伴胃脘胀满,需兼顾宣肺理气与和胃消胀;胃热灼肺导致的咳痰黄稠,则需清胃泻火兼顾化痰。饮食方面,过食辛辣寒凉易损伤胃气,间接影响肺脏;情志失调如忧思过度可能同时扰动肺胃气机。日常养护宜饮食有节,保持气机通畅,以维持肺胃功能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