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石膏综合征的术后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石膏综合征术后护理需注意密切监测肢体血液循环、保持石膏干燥清洁、定期调整石膏松紧度、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指导正确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肢体血液循环:术后24小时内每2小时观察一次患肢末梢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功能,若出现苍白、发绀、麻木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处理。肿胀明显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但避免过度抬高导致动脉供血不足。使用血管多普勒仪辅助评估血流情况,必要时切开石膏减压。

2.保持石膏干燥清洁:石膏遇水易软化变形,需避免淋浴或接触潮湿环境。清洁时用微湿毛巾擦拭边缘皮肤,禁用硬物搔抓石膏内瘙痒处。石膏内衬垫若被渗液污染,应及时更换以防皮肤感染。夏季出汗多者可局部使用爽身粉,但需防止粉末堆积刺激皮肤。

3.定期调整石膏松紧度:术后3-5日肢体肿胀消退后,石膏可能出现松动,需及时加固或更换。过紧的石膏需剪开减压,过松则用绷带缠绕固定。儿童患者生长较快,需每2周评估石膏是否限制骨骼发育。调整时注意保护骨突部位,避免石膏边缘摩擦皮肤。

4.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骨突部位如足跟、骶尾部需加厚衬垫,每4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卧床期间指导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观察小腿有无压痛、Homans征阳性等血栓征象,必要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5.指导正确功能锻炼:固定期间鼓励未固定关节主动活动,如手指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拆除石膏后逐步进行关节屈伸、负重训练,配合热敷或按摩缓解僵硬。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再损伤,康复计划需根据影像学结果动态调整。

术后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长期制动易产生焦虑情绪,应及时沟通康复进展。饮食上增加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促进组织修复并预防便秘。出现异常发热或持续性疼痛需排除感染可能。随访时重点评估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