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石膏综合征

2025.07.29 15:21

石膏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长时间使用石膏固定或其他类型的外部固定装置而引起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此症状通常发生在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后,医生为了保护受伤部位而使用石膏进行固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石膏的使用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

在石膏固定期间,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血液流动可能变得缓慢,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肢体可能出现肿胀,进而加重疼痛感。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麻木、刺痛,甚至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石膏综合征的发生与固定的时间、石膏的松紧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在使用石膏固定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固定装置不会对血液循环造成过大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固定肢体的情况非常重要。定期检查肢体的温度、颜色和肿胀程度,确保血液循环正常。如果发现肢体出现明显的肿胀、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保持固定肢体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石膏内积水或污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在康复阶段,适当的物理治疗和锻炼能够帮助恢复肢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不适感。对于石膏固定的时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早或过晚拆除石膏,以确保骨骼和软组织的充分愈合。石膏综合征虽然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护理得到控制,但预防措施同样重要,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保持警惕,及时反馈身体状况,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