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石膏综合征如何进行护理

2025.07.23 08:37

石膏综合征的护理需重点关注体位调整、皮肤护理、血液循环观察、疼痛管理以及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体位调整:保持患肢抬高15-30度以减轻肿胀,避免长时间压迫石膏边缘导致局部缺血。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形成,尤其是骨突部位需用软垫保护。翻身时需托住石膏固定部位,避免断裂或变形影响治疗效果。

2.皮肤护理:每日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是否发红、破损或出现瘙痒。清洁时用温水擦拭暴露皮肤,避免水分渗入石膏内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或皮炎发生。禁用尖锐物品搔抓石膏内皮肤,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3.血液循环观察:注意肢体远端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如出现苍白、青紫或麻木需立即就医。定时按压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超过3秒提示循环障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绷带过紧影响动脉供血。

4.疼痛管理:区分疼痛性质,持续性剧痛可能提示神经压迫或缺血。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结合冷敷缓解急性肿胀期疼痛。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或阅读可降低痛觉敏感度,避免擅自调整石膏松紧度。

5.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进行未受累关节的主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拆除石膏后逐步增加负重训练,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遵循康复计划避免二次损伤。

护理过程中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碰撞或受潮软化。定期复查评估固定效果,发现石膏松动、变形或异味及时处理。饮食宜高蛋白高纤维,预防便秘及营养不良影响愈合。密切观察全身状况,警惕发热或异常分泌物等感染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