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夹板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9.15 22:25

骨折夹板固定需确保夹板长度超过骨折上下关节、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固定后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避免压迫骨突部位、定期调整防止移位。具体分析如下:

1.夹板长度超过骨折上下关节:夹板需覆盖骨折处邻近的上下两个关节,以限制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因肌肉牵拉或外力作用发生二次移位。上肢骨折通常需固定腕关节和肘关节,下肢骨折则需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夹板过短可能导致固定不牢,过长则可能影响未受伤关节功能。

2.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绑缚夹板时需用绷带或布条适度加压,过紧可能压迫血管神经,导致肢体缺血或麻木;过松则无法有效固定骨折端。绑缚后应检查是否能在夹板与皮肤之间插入一根手指,确保血液循环通畅。

3.固定后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夹板固定后需密切观察肢体远端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若出现苍白、青紫、麻木或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压迫,需立即松解调整。

4.避免压迫骨突部位:骨骼突出部位如尺骨鹰嘴、腓骨小头等缺乏软组织保护,夹板直接压迫易导致皮肤破损或压疮。固定时应在骨突处垫软布或棉花,分散压力。

5.定期调整防止移位:随着肢体肿胀消退或加重,夹板松紧度可能变化。需每日检查固定效果,及时调整绷带或更换夹板,避免因松动导致骨折端错位或固定失效。

骨折固定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避免早期负重或剧烈活动。饮食需均衡,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愈合。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风险。固定期间可遵医嘱进行未固定关节的适度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