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功能性尿失禁

2025.06.18 09:39

功能性尿失禁是指由于身体活动受限、认知障碍或环境因素导致无法及时如厕而引发的非自主排尿现象,与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无关。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群,排尿功能本身正常,但因外界条件限制无法完成正常如厕行为。

功能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多重因素相关。行动能力下降是主要诱因,如关节炎、骨折或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会延缓移动速度。认知障碍患者可能无法识别尿意或找不到卫生间,痴呆症患者常出现这种情况。环境障碍也不容忽视,例如卫生间距离过远、光线不足或设施不便于使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可能降低反应灵敏度,衣物穿脱困难也会加剧问题。

预防和管理需多维度干预。改善居住环境是关键,增设床边便椅、扶手和防滑设施能提升安全性。规律如厕计划有助于建立排尿习惯,护理人员可每2-3小时提醒行动不便者。选择易穿脱的衣物,避免摄入利尿饮品如咖啡和酒精。医疗方面需评估药物影响,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品种。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减轻焦虑情绪可降低紧急排尿频率。若症状持续,应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类型尿失禁,如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以便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