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一过性尿失禁

2025.06.18 09:39

一过性尿失禁指短时间内发生的、可逆的尿液不自主漏出现象,通常由特定诱因引发,症状随诱因消除而缓解。这类尿失禁并非慢性疾病,而是身体对临时异常状态的短暂反应,需与持续性尿失禁严格区分。

常见诱因包括急性尿路感染、药物副作用如利尿剂或镇静剂、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便秘或术后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妊娠期女性可能因激素变化或子宫压迫出现暂时性压力性尿失禁,老年人则可能因脱水或谵妄导致功能性尿失禁。部分病例与心理因素相关,如急性焦虑或惊吓反射。诊断需结合病史与体格检查,重点排除尿路感染、盆腔器官脱垂或神经系统病变等潜在病因。

处理一过性尿失禁需优先针对诱因干预。感染患者需抗生素治疗,药物相关者应调整用药方案,便秘者需改善膳食纤维摄入。建议记录排尿日记以追踪模式变化,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有预防价值,但长期症状持续超过4周需进一步评估。老年患者需注意鉴别痴呆或卒中前兆,糖尿病患者应排查神经源性膀胱。避免自行使用成人纸尿裤掩盖症状而延误诊治,反复发作需泌尿专科随访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