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

2025.06.23 17:35

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导致药性变化、功效侧重点有差异、适用症状不完全相同、用法用量需区分、储存条件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加工方法不同导致药性变化:生白术为直接干燥的药材,性味甘苦温,偏于健脾燥湿。炒白术经过麸炒或土炒处理,药性更温和,减轻了燥性,增强了健脾止泻的作用。炒制过程中部分挥发油成分减少,使得药效更趋平稳。

2.功效侧重点有差异:生白术长于利水消肿,适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肢体浮肿。炒白术侧重于补脾益气,对脾虚泄泻效果更佳。生白术的燥湿力强,而炒白术的固涩作用更突出,适合长期调理脾胃虚弱。

3.适用症状不完全相同:生白术多用于实证水湿,如痰饮内停或水肿初起。炒白术适用于虚证泄泻,如慢性腹泻或食欲不振。生白术可用于表证夹湿,炒白术则更适合里虚不固的情况。

4.用法用量需区分:生白术常用剂量较大,入煎剂时需久煎以减少刺激性。炒白术用量相对较小,可研末冲服或入丸散。生白术不宜久服以免伤阴,炒白术可较长期使用但需配伍滋阴药物。

5.储存条件有区别:生白术含挥发性成分较多,需密封避光保存以防霉变。炒白术因经过高温处理,稳定性提高但仍需防潮。两种药材均需置于阴凉干燥处,但炒白术的保质期相对更长。

使用前需辨证施治,避免混淆药性。体质阴虚内热者慎用生白术,孕妇应在指导下用药。药材出现变色变味时禁止服用,配伍其他药物时注意君臣佐使关系。煎煮器具以砂锅为佳,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