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半横断损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5.09.15 22:25

脊髓半横断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运动功能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同侧病理反射阳性、同侧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运动功能障碍: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受损,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由于运动传导束在延髓锥体交叉,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受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或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

2.同侧深感觉障碍:脊髓后索传导同侧躯体的深感觉信息,包括位置觉、振动觉和运动觉。损伤后同侧肢体深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无法感知肢体位置变化,闭目时难以判断关节活动状态,影响平衡和协调功能。

3.对侧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在脊髓内交叉至对侧上行,损伤后对侧躯体的痛觉和温度觉传导受阻。患者可能出现对侧肢体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或缺失,但触觉和压觉保留,形成感觉分离现象。

4.同侧病理反射阳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椎体束对脊髓反射的抑制作用减弱,出现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检查时可观察到踇趾背屈伴其余四趾扇形展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异常。

5.同侧血管运动功能障碍: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中枢受损,导致同侧肢体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可能出现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或发绀,严重时伴随汗液分泌异常,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

脊髓半横断损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痉挛加重。定期评估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密切观察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