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肝病应该怎么做

2025.08.24 10:15

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均衡饮食且限制高脂高糖食物、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理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慢性肝病进展隐匿,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手段动态观察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现乏力或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肝硬化或肝癌迹象可提高干预效果。

2.保持均衡饮食且限制高脂高糖食物: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减少动物内脏和肥肉摄入。过量糖分加重脂肪肝,每日盐分不超过5克以防腹水。维生素丰富的蔬果可促进肝细胞修复,避免生冷食物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3.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酒精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加速纤维化进程。部分中药如雷公藤或西药如解热镇痛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自行服药可能加重代谢负担,必要时需调整剂量或更换替代药物。

4.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过度劳累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运动后以不感到疲惫为宜。结合腹式呼吸改善门静脉循环,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

5.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理压力:长期焦虑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肝脏微环境。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导情绪,睡眠不足时及时调整作息。家属应给予支持,避免争吵等剧烈情绪波动诱发消化道出血。

慢性肝病管理需长期坚持,任何异常症状如腹胀或皮下出血都应立即就医。冬季注意保暖以防感染加重病情,夏季避免高温脱水。治疗期间勿轻信偏方,用药记录应完整保存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