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膜炎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2025.09.11 19:33

脑膜炎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品传播、昆虫叮咬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飞沫传播:脑膜炎病原体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飞沫在空气中短距离漂浮,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病原体在呼吸道黏膜繁殖后进入血液,最终突破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

2.直接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能传播脑膜炎,如共用餐具、亲吻或接触分泌物。病原体通过口腔、鼻腔或眼结膜进入人体。皮肤破损处接触感染者体液也可能造成传播。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产道分泌物也可能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感染后易发展为脑膜炎。

4.污染物品传播:接触被感染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可能传播脑膜炎。病原体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因环境而异,触摸污染物品后揉眼、摸口鼻可导致感染。

5.昆虫叮咬传播:某些昆虫叮咬可能传播脑膜炎病原体。昆虫携带病原体后通过叮咬将病原体注入人体血液。这类传播方式在特定地区更为常见。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注意饮食卫生。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及时就医。接种疫苗是预防部分类型脑膜炎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