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膜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2025.08.01 08:56

脑膜炎可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昆虫叮咬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飞沫传播:脑膜炎病原体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后可能感染。常见于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预防需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2.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通过皮肤破损处或黏膜感染。例如共用餐具、亲吻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某些病原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长,间接接触污染物也可能导致传播。注意个人卫生和消毒可降低风险。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部分病原体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新生儿重症。孕期筛查和及时治疗能有效减少传播。

4.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摄入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引发感染。例如未煮熟的肉类或未经消毒的乳制品。确保饮食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是重要预防措施。

5.昆虫叮咬传播:某些蚊虫或蜱虫叮咬可能携带并传播脑膜炎病原体。在疫区需采取防虫措施,如使用驱虫剂和穿戴防护衣物。

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保持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消毒。接种疫苗是预防特定类型脑膜炎的有效手段。密切接触患者后应医学观察,早期发现并隔离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