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鼠疫的常规检查包括哪些

2025.08.27 08:31

鼠疫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痰液或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血清学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诊断鼠疫的基础项目,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感染。鼠疫患者常出现白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痰液或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通过采集痰液或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液进行涂片染色,直接观察是否存在鼠疫杆菌。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快速提供初步诊断依据。若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结合临床表现可高度怀疑鼠疫,但需进一步培养或分子检测确认。

3.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鼠疫。常用的方法包括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适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急性期与恢复期抗体滴度对比有助于明确诊断。

4.胸部影像学检查:鼠疫患者若发展为肺型,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浸润性病变或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如肺炎或肺水肿。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对指导治疗和隔离措施至关重要。

5.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可直接检测样本中的鼠疫杆菌核酸,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诊断,尤其在疑似病例的快速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疑似鼠疫患者需立即隔离并上报相关部门,避免延误治疗和传播风险。采集样本时需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防止实验室感染。治疗应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采取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