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检查是否患有鼠疫

2025.08.27 08:31

鼠疫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鼠疫患者通常出现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及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腺鼠疫伴有淋巴结肿痛,肺鼠疫表现为咳嗽、胸痛及血痰,皮肤鼠疫可见局部溃疡或焦痂。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多器官衰竭。早期识别典型症状对诊断至关重要,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2.实验室检测:采集患者血液、痰液或淋巴结穿刺液进行涂片镜检,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可初步提示。细菌培养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是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也有辅助价值。核酸检测技术如PCR可快速鉴定病原体,适用于早期筛查。

3.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患者发病前10天内是否接触过病死动物或疫区啮齿类动物,是否去过鼠疫自然疫源地。有跳蚤叮咬史或参与处理野生动物的人员需高度警惕。群体中出现类似病例时,应考虑暴发可能。

4.影像学检查: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或CT显示支气管肺炎样改变,可见片状浸润影或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是特征性表现。影像学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病理学分析:淋巴结活检可见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显示出血性支气管肺炎伴菌栓形成。尸检可见全身多脏器充血、出血及坏死。病理结果对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溯源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怀疑感染鼠疫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疾控部门,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所有接触者需接受医学观察,医护人员须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恢复期患者仍可能排菌,需持续监测至完全康复。疫区应开展灭蚤灭鼠等综合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