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鼠疫感染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2025.08.27 08:31

鼠疫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培养、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血清学抗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培养:血液培养是确诊鼠疫的重要方法,适用于发热期患者。采集静脉血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观察细菌生长情况。鼠疫杆菌在24-48小时内可形成典型菌落,结合生化反应可明确诊断。血液培养阳性率在疾病早期较高,但需严格生物安全防护,避免实验室感染。

2.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取脓液或组织液制作涂片,经革兰染色或亚甲蓝染色后镜检。鼠疫杆菌呈短杆状,两端浓染,革兰染色阴性。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但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感染鉴别。

3.血清学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鼠疫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常用方法包括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抗体通常在发病1周后出现,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该方法适用于病程后期或回顾性诊断,但早期敏感性较低。

4.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鼠疫杆菌核酸片段,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血液、淋巴结穿刺液等多种样本,能在数小时内获得结果。该方法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需专业实验室支持。

5.胸部影像学检查:肺鼠疫患者需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可见斑片状或融合性阴影。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肺部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样本采集和运输应符合要求,避免污染或失效。不同检查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应根据病程和条件合理选择。及时准确的实验室诊断对治疗和防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