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哪些,需要做哪些护理

2025.09.25 16:4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极高。典型症状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随后出现特征性的恐水、怕风、吞咽困难及精神异常,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狂犬病护理需以隔离防护和支持治疗为核心。患者应安置于安静、避光的单人病房,减少声光刺激,避免诱发痉挛发作。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关注呼吸和循环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需谨慎控制输液速度以防加重脑水肿。营养支持以鼻饲为主,避免经口进食引发喉痉挛。医护人员需严格穿戴防护装备,所有接触物品及分泌物需彻底消毒。

护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患者自伤或伤人。狂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任何暴露风险的操作均需在严格防护下进行。家属及陪护人员需接受专业指导,严禁自行处理患者分泌物或伤口。患者临终阶段可能出现剧烈躁动,需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所有疑似暴露者需立即彻底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不可延误。狂犬病无特效治疗手段,护理重点在于减轻痛苦与预防并发症,早期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