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底筋膜炎怎么治好

2025.09.15 22:25

足底筋膜炎可通过休息减少足部活动、穿戴足弓支撑鞋垫、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局部热敷或冰敷缓解疼痛、服用消炎镇痛药物改善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足部活动:足底筋膜炎急性期需暂停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足底筋膜牵拉。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替代,日常行走时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以无痛为原则。

2.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定制矫形鞋垫能纠正足弓异常受力,分散足底压力。选择硬底带足弓承托的鞋子,避免穿平底鞋或拖鞋。夜间可使用足踝支具保持筋膜伸展状态,减少晨起时僵硬疼痛。

3.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坐位牵拉脚趾向后维持30秒,每日3组;台阶悬踵练习强化小腿肌肉。滚压足底筋膜可缓解紧张,使用网球或圆柱体缓慢滚动5分钟。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牵拉。

4.局部热敷或冰敷缓解疼痛:急性肿痛期每日冰敷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温水泡脚。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

5.服用消炎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缓解疼痛,口服或外用凝胶均可。严重疼痛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每年不超过3次。药物需在指导下使用,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保持合理体重,避免加重足部负荷。选择软硬适中的地面活动,减少水泥地行走。症状持续超过6周应排查是否存在跟骨骨刺或神经压迫。康复过程需耐心,多数患者3个月内逐步改善。